当前位置:

我与李增德老师的师生情

文章发布时间:2019-06-10     发布者:吴洁文     阅读:387


【个人简介】闻德村,男,1959年—1963年在安徽财贸学院国外贸易专业学习,曾就职于内蒙古自治区外贸局、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内蒙古自治区纪委。

李增德老师是1960年从北京调来安徽的,他一开始教授我校国外贸易班专业英语。李老师是1917年出生,我是1937年出生,他整整大我20岁。那时,我们学校还在合肥老校址,没有迁往蚌埠。说来现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安财是当时安徽省各大院校师资队伍中教授、高讲、博士等高级职称最密集的院校,论师资力量没有哪一所高校能比得过我们。那时学生们都知道,当时在省各行政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中,安财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是最高的。多数教授和讲师都是解放前从教的,很多是留学英美法的,有的教师还曾经在西南联大任过教。李老师的到来,更加重了安财师资的分量。当时的学校校舍仅是银行学校留下的旧院落,可是李增德老师从北京中国贸促会调来,却没有任何怨言,很快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站到讲台上,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授英语。班上只有我一个人是从全国统考中被录取来的学生。我与班上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是,大家都是南方人,在中学时都学过英语。唯独我一个人是北方人,来自黑龙江,初、高中学的都是俄语。毫无疑问,我就成了李增德老师一个甩不掉的包袱。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我跟李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我是在全国统考中报考特殊专业(外交和外贸专业)的。在全国省级财经院校中,只有安徽财贸学院国外贸易专业在全国通考中录取新生,结果我被录取了。其实我的外语水平也不能说是最差的,我从小就和俄罗斯孩子在一起,中学时俄语又是苏联老师教的。我的俄语会话,用南京考场口试主考老师的话说,我的外语水平是最棒的。用当时学院党委宣传部王部长的话说,我是外语高分数被录取的。但在李老师班上,我的英语发音一直是俄语味,怎么也矫正不过来,英语水平当时在班上可以说是最差的。



在校时,李老师不仅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益友。他今年已是103岁高龄,但那时他还不到五十岁,和那些六七十岁的老牌教授们相比,还是一位年轻教师,精力充沛、风度翩翩,给学生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班上没有人知道,他曾经给周恩来总理和郭沫若先生当过翻译,更没有人知道他就是中国对外贸易促进会的七位元老之一。只是从他儒雅的气度和日常待人接物中,读出了他的可贵品格。他时刻关爱着我们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同学们也都非常敬重他。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愿意去他家里看各国友人赠送的那些小物件,更愿意听他与各国友人的故事……

最让我忘不掉的是那一年放寒假,几乎班上所有同学都回家了。我畏惧东北气候严寒没有回家,留在学校里。过年了,李老师去宿舍里喊我,说让我帮他的忙,去他家里帮他包饺子……结果我一到他家,李老师爱人梁妙茹老师早已把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面了。那时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人们的吃食都还不富余,能让一个学生去家里吃顿饺子,该是何等关爱啊!此事让我永生难忘。但更让我忘不掉的是他对我学习上的关怀和帮助。说我是他的“包袱”,一点也不假。我一个只学过俄语、没有学过一点英语的人,在以英语为主修课的国外贸易专业班里上专业英语课,能让我这种程度的学生顺利毕业,学习成绩由将近“及格”达到“良好”,老师要费多大心血不是可想而知吗?课堂上,他经常让我读课文,矫正我的发音。课后还不厌其烦地给我指点,反复教给我英语发音,使我英语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1962年我们全班同学在上海外滩毕业实习,取得圆满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那时,上海外滩的所有外贸单位几乎都是我们安财国外贸易班的同学。从上海的各个进出口公司,到上海海关、商检、外运等外贸管理机构,很多都是我们班的人。外贸专业英语,成了我们最拿手的武器。李增德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派上了大用途。实习之后,我班得到了上海外贸局和各实习单位的好评。他们一致认为,我们学校学生的英语能力要好于北京外贸学院的学生,这和李老师的谆谆教导是分不开的。

毕业之初,我被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对外贸易局工作。局里只有我一个人分管全自治区的海关、商检、外运和进口业务,同时还分管边境小额贸易(简称边贸)。当时全国最大的两个陆路口岸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都在内蒙古,我的外语特别是英语派上了用途。毕业刚刚一年,我因为应用外贸英语知识成功地解决了包头叙利亚原棉进口争端,受到内蒙领导的重视,被调到内蒙政府办公厅工作。其后,我任《北疆信息报》主编、中国信息协会理事。有一次我借在南京参加协会理事会的机会,专程回母校探望了李老师和当时的校领导。这是我和李老师阔别二十八年之后的第一次重逢。我在蚌埠入住的宾馆里,宴请了李增德老师和当时担任校领导的我的老同学,还特意邀请了师母梁妙茹老师。当时梁老师因故没能如邀前往。后来我得知她老人家离世,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再后来,在行政部门分流人员时,我又带领部分行政分流下来的人员,走出机关办公室,任内蒙古北信国际贸易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出访莫斯科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给李老师写一封信。因为他事先嘱咐过我,让我去莫斯科以后一定要到莫斯科大戏院去看看,那里留有他年轻时访问莫斯科的情景,我都照办了。回国之后,他又把他和梁老师在南京中山陵的合影寄给了我,我保留至今。



2015年,我南游两万里,专程去到蚌埠,用五天的时间访问母校。这时安徽财经大学正值暑假,所有校区都空空荡荡,除了门房值班人员以外,院落里很少有人走动。我在校园流连多时,当我来到交通路母校旧址的时候,远处走来一位老人,和我记忆中的李增德老师一模一样。我高兴地向他奔去,说:“你是李老师吧?”他回答:“不是,我不是李老师,都说我和他长得很像。”还说:“你要找李老师吗?他已经被他儿子接去广州了,我有他的电话,也常和他电话联系。”顺便把李老师家的电话告了我。这真让我喜出望外,总算是有了联系线索!回到家里,我马上给李老师打去了电话。时隔多年,总算是和李老师又联系上了。在电话里,我们几乎无所不谈,谈到了母校,谈到了母校的老师和同学,谈到了母校的变迁……让我感慨万千!2017年在他百岁诞辰之时,我专程飞去了广州,为他老人家祝寿。当时我就住在他们“颐福居”养老院里。几天的交流,我们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回到教室里,回到母校的校园里……就好像时光的隧道已为我们敞开,幸福感由然而生。

现在我与李老师之间经常保持着微信和电话联系,几乎每天都在交流。祝李老师健康长寿、平安幸福!愿我们生命不息、步履不停!



(撰稿:安徽财贸学院国外贸易专业1963届毕业生 闻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