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贸62级校友母校再聚首记实

文章发布时间:2009-05-31     发布者:丁秀娟     阅读:129

四十年后再聚首 风华不在情依旧

——我校贸经62级校友母校再聚首记实

 

      自毕业后分别近四十二年未曾相见,我校贸经62级老校友终于2010年4月23日在母校再次相聚。

 

东校之行

 

        4月23日上午8点多,校车载着贸经62级校友向东校西门驶来,校长丁忠明亲自来到门口迎接。车停稳之后,车上陆续走下17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们便是我校贸经专业66级毕业的老校友们,丁忠明校长走上前一一与他们握手并合影留恋,老人们脸上露出的喜悦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短暂的寒暄之后,校友们开始参观校园。在随行参观过程中,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老人,通过他们的回忆了解当年安财人的点滴校园生活。

        在校友队伍中,记者发现此次成行的17位校友当中,只有一位是女士,她叫杨珏文,是安徽省黄山市人。已过花甲的杨奶奶身体健朗,乐观健谈,“当年我们班上总共是34个人,女生就3个,其他全是男生。而这次说回来看看的时候,另外两位呢,因为身体不好,没办法过来,而且班里有五个人已经去世了,所以只来了一半的人,我们都觉得很遗憾。因此我想,我无论如何也要回来,代表我们班女生表达对母校的怀念之情。”杨奶奶毕业之后工作分配在江西赣州,之后便一直生活在那边,已经退休的她现在和女儿住在一起,“平时就帮忙煮煮饭,然后就是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到处玩玩。”谈起当年在安财的求学往事,杨奶奶很是感慨,“我们当时也是高考填志愿分在财贸学院的,我家在黄山,当时交通又没有现在这么方便,都是先坐汽车到芜湖,再轮渡到裕溪口,然后再坐火车到蚌埠,可费劲呢。”来到东校的图书馆,参观我校历史文库,看到类似当时的各种票据图书时,杨奶奶说:“现在年经一代真是太幸福喽,当年学校的图书馆很小,藏书也很少,基本上都是经济类的书和一些外语书,还有就是报纸。不过那时候有书看已经很不错喽。”

         藏书少,求学、生活条件艰苦是四十几年前普遍的求学环境,电视和电脑更不存在,这样艰难的求学生活并没有让当年的校友们觉得十分辛苦,反而让他们找到了许多我们后辈们无法体会的乐趣所在,尤其他们大都利用我们用在电脑上的时间学习了很多其他才艺,比如舞蹈、乐器、戏剧表演等等,这些都为他们黑白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几许绚丽的彩色印记。

        “我走在学校里,怎么没听见上课铃声啊?你们不打铃的?”走过五栋教学楼时,同样来自黄山的王德松爷爷奇怪的问。当记者回答我们用的是电铃时,王爷爷笑着说说:“那现在是方便,不像我们那时候没有电铃,老师就拿着从铁轨上捡来的横木敲,就当成上下课的铃声。”到了食堂门口,王爷爷忽然笑着问旁边的另一位老校友鲍管原爷爷:“还记不记得当年我们那几首歌?就是专门到吃饭的时候唱的?”鲍爷爷连忙点头:“当然记得啦,就是那首‘小二黑结婚’和‘洪湖水,浪打浪’,是吧。”记者赶紧问清缘由,原来那时的食堂条件比较差,吃个饭还得跑到建在学校外面的食堂去,而且伙食不好,大都是两个黑窝窝头加上一碗稀饭,于是乎大家便用当年的“流行歌曲”命名了这两样食物,这些和我们时下的许多学生们喜欢将流行歌曲运用到校园生活中何尝不是异曲同工之妙呢?

          在食堂广场看到许多学生社团的活动海报时,王爷爷和鲍爷爷说起了当年他们的娱乐活动。“当年我们经常办舞会,老鲍还是我们负责乐器部分的好手呢,经常班里搞舞会就是他负责乐器。”王爷爷说道,而一旁受到表扬的鲍爷爷则是谦虚的笑着摇头,原来鲍爷爷大学时学习过二胡和扬琴,在班里面举行舞会之类的活动时便担任“音乐总监”的职务,“当年我们班的舞蹈和乐器在学校都是很厉害的,蚌埠医学院当年还请我们过去给他们表演呢。”“还有那时候我们都喜欢演戏,我们班女生少,但是大家都会,”杨珏文奶奶也参与进来,“我就很喜欢演,什么《江姐》啊,《石破天惊》啊,都是很拿手的,当年没有戏服,我们就裹着花花绿绿的大被单唱,也怪好看,我们班唱的可好呢,蚌埠市工人俱乐部还请我们去给他们表演过呢。”说起这一段段温暖的学生时代的往事,几位老人都兴致很高,四十几年过去,可那些过往仍旧历历在目。

          匆匆游览完东校之后,老校友们都感慨万分,“这学校变得大大不同喽,条件完全不能比的,就跟小公园似的。”大多数校友都是毕业后第一次回来母校,四十几年的沧桑变化让他们既为母校高兴,也流露几许今昔变幻的伤感,故校情深,是怎么也忘不了的。

 

西校畅谈

 

           乘车离开东校之后,老校友们来到了现在西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也就是他们当年专业的所在学院,与学院现任领导和曾经教授过他们专业课的老师进行座谈,畅谈四十几年的工作和生活。

           当国贸学院特别邀请的老校友们当年的老师闵友诚和徐惠兰夫妇走进会议室时,17位校友全体起立,把最热情的掌声献给了他们尊敬的师长。温馨感人的场面,感动着在座的每一个人。张庆亮院长向校友们简单介绍了自建校以来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现学院的基本情况之后,两位老教师向弟子们介绍了其他老师的情况。17位校友专注的神情,似乎又让人看到了他们当年在课堂里听课时的情形。特别是当两位老师叫出某个学生的名字或是在他们自我介绍时表示记得他们时,这些已近古稀之年的老校友就会象小学生一样,显得格外的开心。他们抢着向老师汇报自己四十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来自淮北的蒋明才校友还清楚地记得他的毕业论文就是闵徐二位老师给鉴定的。他向老师讲述了自毕业之后,文革期间和文革之后与几位老师之间相互帮助照料的深厚情谊,“虽然淮北离蚌埠很近,我也会经常回来看看,但是这次和这么多班级同学、老师相聚在母校还是非常难得的,心情是万分激动的,在这里就许个愿吧,希望我们二十年后,也就是大家都九十高龄的时候咱们能再一次回到这个地方,看看我们的母校和老师。”一番话让校友们会心的笑了起来。

           来自合肥的丁虹校友说:“不管我们自己工作如何,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我们在社会上的这些年没有让母校丢脸,我们都是尽力在用我们在母校学到的知识为社会做应有的贡献。另外,我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帮助我们的母校,我们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尽点绵薄之力,希望能为贸经专业博士点的申请作点穿针引线的工作,比方说请一些北京高校的或者名人来到我们学校担任客座教授之类的,能够实际帮助到我们这个贸经专业和整个母校的发展。”

           曾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的邸道愚校友一番发言真挚而恳切,不仅谈起了对母校的感情,也对贸经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首先代表全们班同学表达了对母校和老师们的怀念之情。“无论是在工作的时候还是退休之后,我们对母校的想念之情从没停过”。谈到母校的变化,邸道愚校友更是赞不绝口,“如今的校园软硬件设施都是极好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真是今非昔比,我们对母校的这些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邸道愚校长还建议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多给学生提供深入实践的机会,“我就很感谢当年老师带我们去基层学习实践,那些经验真是很宝贵的。”他还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母校出大师级的人物,“不管什么专业都好。”

一句句话语都包含着各位校友对母校点滴的眷念和热爱,也许鲍管原校友的六字感言足以代表现场每一位校友的心情:感恩(对老师、对母校、对社会、对国家充满感恩之情)、欢迎(欢迎母校领导老师到校友居住地游玩)和祝愿(祝愿母校的明天会更好)。无论是今天已经回来过的校友,还是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的校友,这些发自肺腑的言语都是他们最想对母校说的话,就像校友们在东校图书馆参观时留下的那四个虬劲有力的题字:母校腾飞。(学通社记者 黄媛)